浙江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面試教學設計:《臺階》
- 時間:
- 2019-11-20 14:41:06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浙江省教師資格證




一、教學目標
1.能夠復述小說的故事情節,了解父親人物形象的特點和優秀的品質。
2.通過小組討論,分析文中“臺階”的含義。
3.結合小說的結尾,深入理解父親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多元化思考的思維方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父親這一人物形象,解讀“臺階”的象征意義。
難點:培養學生多元化思考的思維方式。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這張照片,這是一組由6000個臺階組成,建在陡崖上的樓梯。人們把它叫做“愛的天梯”。這是重慶一位叫劉國江的老人給妻子徐朝清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一點兒一點兒開鑿出來的,只為了讓妻子能安全地下山。故事一經傳播,感動無數網友。曾經也有這樣一個“臺階”,它是“父親”一生的追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是怎樣的《臺階》?!景鍟鴺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下列詞語:門檻、晌午、尷尬、瞬間、煙癮、黏性、涎水、煩躁。
2.本小說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的,請改用第三人稱復述這個故事。
主人公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父親認為臺階的高度決定了一個人受人尊敬的程度,一直以來,父親最大的愿望就是建造一棟有高臺階的屋子。由于經濟條件有限,父親一磚一瓦地準備了大半輩子。最終,如愿以償地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可是,屋子造好了,人卻老了,身體也不像以前那么健壯了?!景鍟喝?mdash;—太低;九級——幸?!?/p>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瀏覽課文,思考:本文的結構是什么?
明確:開端——父親覺得自己家的臺階低,要造高臺階的新屋。發展——父親漫長的準備。高潮——終于造起了有九集臺階的新屋。結局——新屋建成,人卻老了,身體也不復當年。
2.找相關段落,小組討論:為什么父親對高臺階那么執著?
明確:第二段,父親的理想從“三層臺階”起步。當年父親沒費多大力氣就把三塊三百多斤的石頭背回家,父親很驕傲,臺階承載著一家人平靜和睦的生活。
第六段到第十三段,“高高的臺階”是父親吃苦耐勞的動力源泉。自從有了建造高臺階的房子的目標,父親的日子就變得既辛苦又簡單了,一切為了早日實現目標?!景鍟豪硐電^斗】
第十四到十九段,“九級臺階”是父親完成理想,感覺到達了人生的巔峰。這個“臺階”代表了父親的人生價值,但,身體衰老了,回不到以前的狀態了,父親心里很是失落。
3.小說的結局,有什么意味呢?
明確:小說最后說:“怎么了呢,父親老了。”一語道出父親沒有奔頭的原因。小說的結尾既有理想完成的欣慰之感,又散發出淡淡的憂傷。
設計這樣的結局,引發讀者對物質理想與精神追求錯位現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種思考。物質是基礎,精神是上層建筑,物質的改善可以帶來精神的愉悅,然而,并不能徹底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我們這一生該如何平衡這兩者,如何同時提高這兩者呢?人生應該追求什么?為子孫后代留下什么?作者在思考,人類在探索?!景鍟壕窭Щ蟆?/p>
4.通過以上分析,在你心中,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明確:老實厚道,為人低調;勤奮刻苦,靠自己的雙手建立家業;動力十足,為了理想不懈努力;追求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
(四)拓展延伸
《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請分別說說這樣寫得好處在哪里?
明確: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背影”和“臺階”是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的小事兒,作者們以它們為線索進行立意行文,選題小而精,能較好地挖掘出深層的內涵。
(五)小結作業
教師總結:一個背影,一級臺階……看似簡單、平淡無奇的事物之中蘊含著某個人的辛酸,凝聚著那個人的汗水。然而,就是生活中這點滴小事,匯聚成了人類歷史的長河,譜寫著一曲又一曲愛的贊歌,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作業:選一個你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寫一篇小小說。教師推薦一些資料,查閱資料,進一步思考本文的結局。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通過幾個集中的問題讓學生去探求、去思考。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概括、梳理,弄懂了文章結構,分析了父親的人物形象和“臺階”的象征意義。最后,在拓展延伸部分,研讀了課后習題,進行對比閱讀,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提高了分析小說標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