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知識點:抗日戰爭
- 時間:
- 2022-03-23 11:00:35
- 作者:
- 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浙江省教師資格證




【導讀】浙江高中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知識點抗日戰爭考試題型是怎樣的呢?為了幫助考生備考,浙江高中教師招聘考試為大家整理了以下資料,大家一起看看吧。
一、考情介紹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抗日戰爭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點之一,在考試中大多以單選題和材料題的形式出現,考查的重點側重于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日軍的侵略暴行、正面和敵后戰場的抗戰等。在這里為大家呈現幾道習題,以供大家練習。
二、典型例題
1.有人說:一個民族的覺醒條件之一就是這個民族面對著或者經歷了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嚴重危機,甚至整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保持下去。在1931年中華民族面對的嚴重危機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B.九一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一二九運動
2.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報告指出:民族資產階級和地主買辦階級是有區別的,地主買辦營壘內部也不是完全統一的,“我們要把敵人營壘中間的一切爭斗、缺口、矛盾,統統收集起來,作為反對當前主要敵人之用”。這一報告表明,當時中國共產黨( )。
A.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B.將工作重心轉向城市
C.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實行工農武裝割據
3.1937年中國劇作者協會創作了一部三幕劇,這三幕分別是“暴風雨的前夕”“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全國的抗戰”,該戲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東北淪陷 B.七七事變
C.百團大戰 D.日本投降
4.有一支軍隊的軍歌歌詞是“揚子江頭淮河之濱,任我們縱橫的馳騁;深入敵后百戰百勝,洶涌著殺敵的呼聲”。這支軍隊是( )。
A.八路軍 B.新四軍
C.工農紅軍 D.抗日聯軍
5.1937年12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刊登的報道中寫道:“大規模的搶劫,對婦女施暴,殺戮平民,把中國老百姓從家里趕出來,大批處死戰俘與強迫征集壯丁,把南京變成了恐怖城市。”與此報道相關的是( )。
A.淞滬會戰 B.南京大屠殺
C.血戰臺兒莊 D.旅順大屠殺
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發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無條件投降,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
——摘自李克強總理在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時的講話
材料二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向世界廣播。公告共13條,主要內容是:盟國對日作戰直到它停止抵抗為止;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后,其主權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附近島嶼范圍之內等。
材料三 中國愿同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們攜手,維護戰后的和平秩序,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正是因為有了和平的國際環境,各國人民才能享受美好生活。
——摘自《新聞網》
材料四 我們中國人民,半個世紀以來受盡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凌欺壓……中華民族已從日本帝國主義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了。日本帝國主義對我中華民族獨立生存的嚴重威脅已經消除。半個世紀以來,我中華民族所受的奇恥大辱,血海深仇,現在報仇雪恥了。這的確是我中華民族百年來卻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國同胞的熱烈慶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報》社論:《慶??箲鹱詈髣倮?/p>
(1)材料一中“中國人民的勝利”指的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當今世界各國人民能享受到美好生活的原因。
(3)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點,請根據材料四概括抗日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1931年中華民族面對的嚴重危機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故選B項;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七事變和一二九運動分別發生在1927年、1937年和1935年,從時間上,ACD三個選項都不符合題目要求。故選B項。
2.【答案】C。解析:1935年12月27日,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中指出,在民族危亡的關頭,民族資產階級有參加革命的可能,國民黨統治營壘將進一步分化,英美派買辦集團在一定條件下也將被迫參加抗日。因此,我們要把敵人營壘中間的一切爭斗、缺口、矛盾,統統收集起來,作為反對當前主要敵人之用。這一報告表明,當時中國共產黨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因此C項正確;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和總路線的內容,此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尚未完全形成,A項錯誤;將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是在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之后,B項錯誤;工農武裝割據指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與題意不符,故D錯誤。
3.【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1937年的七七事變。結合所學可知,七七事變又稱為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因此B項正確。東北淪陷于1932年,與盧溝橋、全國抗戰及材料時間等信息無關,A項錯誤;百團大戰發生于1940年,與材料時間及盧溝橋等信息不符,C項錯誤;日本投降于1945年,與材料時間及盧溝橋等信息不符,D項錯誤。
4.【答案】B。解析:“揚子江頭淮河之濱,任我們縱橫的馳騁;深入敵后百戰百勝,洶涌著殺敵的呼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新四軍在江南敵后戰場的史實,故B項正確。八路軍主要在北方,A項錯誤;工農紅軍是土地革命時期的稱呼,與材料所述內容時間不符,C項錯誤;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在東北,D項錯誤。故選B項。
5.【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中的時間1937年12月18日和多次屠殺的情景表述,根據所學知識知道這一事件是南京大屠殺,故B項正確。淞滬會戰爆發于1937年8月到11月,與題意不符,故A項錯誤;臺兒莊戰役發生于1938年,故C項錯誤;旅順大屠殺發生在甲午戰爭中,與材料事件不符,故D項錯誤。故選B項。
6.【參考答案】
(1)抗日戰爭。
(2)原因: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和平的國際環境。
(3)重大意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對外來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雪洗了中華民族的恥辱。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了民族覺醒,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同時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以上是關于“浙江高中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知識點:抗日戰爭”的所有內容,關注浙江教師資格網(www.dylanfogle.com)了解更多浙江教師資格證信息,如浙江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報考條件、報名時間、考試科目、考試時間、成績查詢以及浙江幼兒、小學、中學教師資格證面試與筆試培訓等相關信息。
